地 址: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三路98号 邮 编: 110169
电 话:024-2285627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765号
市妇联妇女发展部
摘要:本文用具体事例重点介绍了沈阳市农村妇女参与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分析了农村女性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农村女性电商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包括利用好扶持政策,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努力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等建议。
关键词:巾帼;电子商务;县域经济
近年来,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传统农业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开辟了农业新的发展方式。我市农村女性是地区乡村振兴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17年省、市妇联启动了“巾帼电商创业创新行动”,鼓励引导妇女参与电子商务创业发展,在传统产业发展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模式,通过创新创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市妇联针对农村女性电商如何助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形成如下工作报告。
一、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近年来,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市场全球化、交易连续化、成本低廉化、资源集约化等优势。据国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71,751亿元,相比2016年的51,556亿元,同比增长39.17%。其中,2017年中国生活服务电商交易额达9986亿元,同比2016年5979亿元增长67.02%。以“阿里系”与“京腾系”牵引的“两超多强”零售创新格局已经形成,无论是“新零售”还是“无界零售”,都在以史上从未有过的速度与力度,引领着全球零售业颠覆性变革的方向。预计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有望达93,863亿元。
今年4月27日,沈阳市组织召开了首届农村电子商务峰会暨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培训大会。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农村电商倍增计划,制定了“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十大农业品牌产品”企业设立电商专卖店等网络销售终端。2018年上半年,我市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已发展到420家,同比增长61.5%,其中,农产品电商已发展到350家,同比增长75%,涉农产品上半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30%。到2020年,沈阳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8000亿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沈阳将基本形成以电子商务服务业为优势产业、以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为主要特色、涵盖社会生产和民生服务全领域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体系,至少培育1000家以上的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
二、我市农村妇女参与电子商务情况
沈阳市农村妇女非常关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对发展电子商务兴趣浓厚。目前,我市农村电子商务营运模式已经形成三种主流形式:一是在天猫、淘宝、京东、农博网、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开店;二是以邮政系统的邮乐购、供销系统的供销e家为代表的自有网店;三是通过微信、QQ、直播等社交平台进行销售。而这部分运营模式,因为开发成本低被不少农事企业、农村妇女广泛运用,虽销售数据很难全部掌握,但扩散迅速、交易额巨大。据各级妇联组织反映,农村女性开发电子商务主要目的是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为高品质农产品争取更多议价权。参与电商运营的手段主要是朋友圈营销、开设微店、网上直播、淘宝店等,目前在女性创办经营的都市休闲农业基地、合作社中,高品质农产品微信营销占据了主流,除采摘之外,70%-90%的产品通过微信进行销售,在售价普遍高于市场零售价格的情况下仍然以较高品质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同时,也涌现出了一些女性电商创业典型和特色品牌。
沈北绿馨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潘莲香,依托特有区位资源优势,发展君子兰、多肉等花卉特色农业,以互联网、大数据等电商新技术新应用为基础,结合线下网点渠道资源、商品品牌和服务优势,对传统线下的花卉业进行全渠道融合,发展新零售,获得更丰富的产品展示和交互手段、更多样化的客流入口、更低成本更高效的运营模式,取得了更多的销售额。其中,她们的线上直播、微信代理群、网站等销售渠道和方式已经成功辐射全国;线下实体销售已成功辐射东北三省。目前,沈北绿馨花卉已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君子兰、多肉植物繁育基地,平均每栋温室大棚(100米*10米)年净利润可达20至30万元。沈阳卉源花卉利用互联网思维,以“稀缺”作为产品营销爆点,在线上进行裂变式传播, 2017年淘宝“双十一”期间,多肉花卉销售额全网第一。2017年多肉植物的产值达4000多万元,净利润800万元。
新民市的沈阳信昌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是集粮食收购、杂粮筛选包装、农业种植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在将产品触网之后,公司董事长赵淑娟不断通过销售大数据分析市场,从最初单纯的东北大米品类增加了糙米、糯米等杂粮产品,同时进行产品细分及精包装,开发月子米、寿司米等产品。这种创新的模式迅速得到市场的反馈,该公司2017年通过京东实现线上销售大米6.9万吨、杂粮4800 吨,销售收入6.3亿元;2018年销售额预计达到8亿元,成为沈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电商示范企业,带动当地数千家农户种植优质水稻,直接拉动当地农民的经济增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苏家屯区的沈阳万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柏年万禾农场”)是沈阳最具规模,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种植和销售的电商企业,产品品类涵盖蔬菜瓜果、肉禽蛋类等。线上有微信商城以及PC端企业网站,目前已打造出有机蔬菜的电商品牌,“柏年万禾农场出品”已成为沈阳有机蔬菜的“名片”。2018年以来,农场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客户群不断扩大,业务延伸至吉林、大连、北京、天津等周边城市,拥有5000多名金牌会员。
康平县康奉堡、憨富等专业合作社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塑造点,让“康平地瓜”在同类地瓜产品中脱颖而出,主推有机种植、纺锤形、糯性强等特点地瓜,线上交易价格每公斤达12元,比线下销售价格高出2-3倍,且供不应求。为此,带动周边农民种植地瓜面积达10万亩,推动了康平、法库等地特色作物种植,对我市特色作物核心区产业发展起到巨大带动作用。
苏家屯区的杨城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线上可购买、线下可体验,2017年进驻顺丰大当家平台、京东生鲜平台,并在淘宝及微信客户端开设自己的品牌专营店,今年上半年杨城寨电子商城正式上线,并在杨城寨生态旅游景区内建立了780平米线下体验店,让用户及游客可以体验到绿色放心的商品,上半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农产品已经销往全国22个省市地区。
三、我市农村女性发展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我市农村女性电商工作起步较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不强
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虽然比较迅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但总体上看,大量农村女性、基层妇联干部仍存在电商认知差异。以法库县为例,全县阿里巴巴B2B企业会员仅10家,淘宝会员不足10家,全县电商交易额仅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左右。企业和农村妇女对应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的意识和主动性均存在较大不足。
(二)农产品标准与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妇女生产的农产品过于分散、产业化程度较低、生产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导致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也制约着农产品电商化的转型。
(三)农村女性电子商务人才高度紧缺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是关键。全市在农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以及经费投入等方面还略显不足,有意愿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村妇女缺乏专业农产品电子商务管理、服务、应用各环节专业人才,并且接受培训后,技能提升速度较慢。缺少懂技术、会管理的电子商务人才是困扰我市农村巾帼电商发展的问题。
(四)特色资源开发不足与农村物流网络尚不健全
农村电子商务存在特色农产品上网不足、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滞后等问题。我市有永乐葡萄、辽中寒富苹果、法库牛肉、康平地瓜、辽中大米、苏家屯大米(红菱大米)、五龙山葡萄、梁山西瓜(小梁山西瓜)等14项获批地理标志产品,其中辽中区是东北唯一一个获批成立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但从产品的宣传和营销看,与周边的城市相比较,缺乏在国内拥有一定知名度的产品和品牌,未能形成口碑型产品,特色资源开发存在短板。农村物流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乡村网购订单量相对较少,城乡双向物流返程空载率偏高,农村物流网络建设缺少统筹规划,龙头企业各自为战缺乏资源整合等问题,都极大地制约了农村妇女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四、农村女性电商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一)利用好扶持政策,加强农村女性电子商务工作宣传
我市电子商务工作起步在2014年,市政府先后发布了《沈阳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工作要点的通知》《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沈阳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沈阳市“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沈阳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三年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指导性文件,着力推进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农产品网上销售等工作。2017年,省妇联、省服务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巾帼电商创业创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市妇联联合市服务业委共同在全市开展了“巾帼电商创业创新行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将围绕政策落实,以“政府扶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为原则,重点向女性创办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平台型、直营型、专业垂直型农村电商示范企业,宣传介绍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选树巾帼电商(服务)基地,提升农村女性电商综合发展能力
为支持农村女性发展电子商务,市妇联、市服务业委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巾帼电商(服务)基地,助力女性电商发展壮大。2017年和2018年市妇联共选树了10个巾帼电商(服务)基地,作为服务农村巾帼电商的阵地,并投入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支持巾帼电商基地服务沈阳农村女性在电商领域创业创新。各巾帼电商(服务)基地积极推动涉农地区特色农产品上网销售,培育女性电商创业带头人。如新民市兴农邦农巾帼电商基地作为当地农村电商代表,积极与阿里巴巴、邮农丰、村淘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对接合作,在乡村物流配送、农产品交易等方面发展迅速,为农村女性电商提供了特色电商服务。
(三)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培育示范典型
围绕提升农村女性电子商务技能,市妇联在与市服务业委合作的基础上,下发《关于申报就业创业培训项目的通知》,引进专业电商服务企业和专家,指导各级妇联以项目运作方式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工作,培养本地电商专业人才,为我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开展提供女性人才储备和支持。2018年全市共培训电商妇女750人,其中市妇联举办了巾帼电商创业创新示范培训班,培训了100名创业女带头人。在广泛开展的巾帼电商培训活动中,各级妇联组织培育巾帼电商创业典型20名,示范引领广大农村妇女认识电商、发展电商。
(四)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
农产品非标准化生产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解决农业标准化问题,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规模化生产;二是农业部门要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力度;三是农民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要发挥对农户的引导和帮扶作用;四是加大对线上销售农产品的抽检力度,用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倒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
(五)努力培育打造农产品品牌
农产品品牌化战略是农村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一要加大品牌培训力度。建议把农业品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给予重点培育、重点扶持,鼓励知名品牌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和延伸。二要建设品牌生产基地。围绕优势主导农产品,建设重点生产基地,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最终形成集中连片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三要注重营销推广品牌。利用各种媒介对农产品进行宣传推介,支持企业在天猫、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开展品牌推介活动。
(六)积极参与多部门协作发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组织妇女积极参与地区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在县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供销社、农产品龙头企业等多机构多部门合作中,引导女性电商资源互补、共同开发,鼓励农村女性生产的农产品向集中生产、规模化生产、现代化生产升级,以适应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进而培育区域知名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流通附加值。整合项目和经费投入,促进电子商务与产业发展和贫困家庭的对接融合,探索电商精准扶贫的新途径、新模式。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