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论妇联组织在基层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8-26 17:10:00

市妇联调研室

一、 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优势分析

(一)社区营造的女性化特征更适宜女性参与。当前我们的社区建设致力于营造出高接触密度和频率的公共空间,具有典型的女性化特征,如“15分钟生活圈”、“百家宴”、“邻里汇”、“社区活动中心”等项目和活动,都是致力于增强居民的交往密度。社区内的互动更侧重于人们的社会情感和社会性参与,遵循的是居民自治与协商民主而并非权力本位和竞争掠夺机制,社区问题的协商化处理体现出女性化特征。紧密关系的打造与情感性互动更适宜于女性参与,使得妇联组织在介入基层社区治理过程中更具有优势。

(二)女性是社区的主要使用者、管理者和参与者,为妇联组织介入社区治理提供了组织优势。首先女性是社区工作者的主力军。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社区工作者的性别以女性为主。在国务院2011年通过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50%左右”的目标,但在实际的观察中社区工作者的女性比例远远高于50%其次女性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参与者。在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家庭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中女性比例都高于男性,是志愿活动的主力军,形成一股稳定的、强有力的社区治理力量。再次女性群体是社区的主要服务对象。社区是女性就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女性的大量需求要在社区中实现,妇女儿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是社区服务的重点人群,同时也是社区文化服务的主要对象。女性既是城市社区的密集使用者和社区服务对象,也是社区主要的管理者和服务者,这些既是妇联组织介入社区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妇联组织介入社区治理的优势所在。

(三)女性的特殊角色在社区治理中能有效链接家庭与社会。女性在家庭中身兼女儿、妻子和母亲等多重角色,对家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基础性力量。家庭是私人领域,当家庭问题对外延展成为社区治理的参与主体及治理内容时,便成为社区的公共事务。一名优秀女性,成就一个最美家庭,一个最美家庭带动十个家庭,十个家庭影响百名妇女,百名妇女带动整个社区。妇女作为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利他主义和自我效能不断增强,其积极影响也会反馈回家庭。妇女的性别属性及承担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有效地链接了家庭与社区、家庭与社会,也为妇联组织积极介入社区治理提供了优势。

综上所述,女性以其特有的性别角色优势、不可替代的特质以及柔性的工作策略等,改变着社区治理的格局,作为女性群体组织的妇联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组织优势,积极引导社区妇女参与到基层社区治理中来,更好的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

二、妇联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功能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要求,由此形成了党组织和政府领导下的多方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一方面,妇联组织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自然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协同主体。另一方面,妇女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和主要服务对象,妇联组织只有积极介入社区治理、提供相关的社区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解决妇女的各种现实问题、履行组织使命。结合当前国家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要求,妇联组织介入社区治理,其具体功能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履行政治职能,做好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妇女工作的对象占人口“半壁江山”,妇女工作也就成为党的群众工作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党要把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贯彻到妇女中去,并促使其转化成妇女的自觉活动,同时还需要了解妇女意愿和需求,而社区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最基本单元,社区是妇女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妇联组织将党的路线方针传达给广大社区妇女,深入了解妇女的意愿和需求,起到有效的渠道和纽带作用,协助社区党委完成社区治理任务,这是妇联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

(二)形成稳定的女性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当前的社区治理中,活跃着大量的女性,妇女是社区的管理者,是社区的主要服务者,是社区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社区文体活动的参与者,更是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可以说在基层的社区治理中女性发挥着无可替代且举足轻重的作用。妇联组织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体的重要组织,具有联合女性群体、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推进男女平等的职责。利用妇联组织联络妇女的组织优势,可以迅速和稳定地结合社区中的女性群体,形成一股强有力的社区治理力量,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关系,从而推动整个社区的发展。妇联组织应引导妇女力量作为重要的社区治理参与主体和社区治理的受益者,共同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的形成。

(三)以组织化的女性群体关怀,实现和谐社区建设。当前社会工作对女性的关怀明确地指出,应该回应和改变女性在社区中的不利地位。社区中活跃着大量的女性,在社区中更应该凸显出对女性的关照,基于社区改变女性面临的问题是最可行的途径。因此,妇联组织在基层社会中需要不断的畅通妇女诉求表达的渠道,发挥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功能,拓展助推妇女成长成才、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加强对普通妇女特别是贫困妇女、残疾妇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等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优化社区的资源配置,提高社区的服务设施和项目。要促进社区的有效整合,特别是价值整合,在观念上形成一致,社区的个体与群体、男性与女性、家庭与家庭之间步调一致,从而实现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四)关注社会性别敏感度,提高社区治理的人性化程度。通过绝大多数妇女日平均家务劳动时间比同地域同龄男性多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在社区以及非正规经济中发挥的巨大贡献的常常被忽视,整个社会的性别敏感度不强。妇联组织的独特就在于唤起了社会、男性,甚至是女性自身对性别意识的再认识,性别意识的提升会让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理念得到升华。通过妇联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女性的利益诉求被充分表达,从而影响社区公共事务决策,使得社区管理和服务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和人性化。

(五)引导女性参与,盘活社区社会资本存量。社区是集聚社会资本的重要场域,妇女的参与使得她们得以拓展社区中的活动范围并跨越了社区界限的制约,同时参与社区组织的正向经验也变成她们投入更多公共事务的激励。妇联组织积极引导社区妇女参与社区治理,可以使女性的团体意识感大大增强,公共信息的获取渠道更为畅通,也通过女性密切的社区互动衍生出更多的社会资本。

三、现阶段妇联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充分依托自身职能,在参与社区治理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广泛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围绕妇女儿童权益开展各种法治讲堂活动,积极介入妇女家庭问题调节,与驻区的专业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心理资询辅导和法律纠纷调解等工作。广泛开展社区妇女儿童关爱活动,在社区中聚焦就业性别歧视、留守儿童保护、困境儿童保障、性侵妇女和未成年人等重点问题,加强与职能部门合作,完善关爱服务;启动“妇联牵万家”社区妇女之家营造项目,采取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根据社区妇女和家庭需求开展畅享智慧、巧手生花、快乐家庭主题亲子活动等服务;针对妇女姐妹的文化需求,开办了书法、绘画、摄影、剪纸、民乐、朗诵、舞蹈、太极等兴趣类课堂,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二)积极引导社区妇女协商议事。在全市城乡社区、村妇女之家成立并规范妇女议事会,聚焦妇女群众关注的劳动保障、土地权益、家庭暴力、养老、垃圾分类等热点问题进行议事,提升妇女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全市已有4万余名妇女走进了妇女议事会。妇女议事会积极发挥社区熟人优势,在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群众医保、土地承包纠纷、赡养老人、妇女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大部分社区构建起了妇女群众广泛参与的协商共治机制,做到“以妇女群众为中心,让妇女群众当主角,由妇女群众说了算”,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三)“头雁”引领巾帼志愿者服务社区。社区内的优秀女性是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在社区治理中起到了“领头雁”的功能,不仅排兵布阵统筹安排,还身先士卒做表率,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成了如和平区太原街道民族社区的“九大妈”志愿服务中心、大东区北苑社区的“管家大姐志愿服务队”等品牌。这些巾帼志愿者组织是凝聚社区妇女力量、提高社区妇女素质、培育社区先进妇女群体、展示巾帼形象的有效平台。参与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雷锋精神宣讲、扶贫帮困、社区家政服务、心理咨询、环境保护、“红娘”搭桥、爱心托管等方方面面。疫情防控期间,全市8523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屯,参与宣传材料张贴、卡点进出登记、走村入户排查、为困难家庭送温暖等工作。

(四)以家庭家教家风共育社区文化。开展了寻找“最美家庭”、家庭教育讲座、家风家训巡讲、妇女儿童实事项目等贴近妇女儿童家庭实际需求的活动,为推动做好社区家庭工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树良好家风,建廉洁家庭”等系列主题活动。其中“钻石之恋、爱在沈阳”集体婚礼、中国沈阳家教家风论坛、“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图片展等活动,已经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品牌。

四、提升妇联组织参与基层社区治理实效性的对策

(一)认同与履职:彰显妇联组织社区认可度

调研中我们发现,社区妇联组织开展活动的内容往往与其它组织的内容重叠,比如垃圾分类宣传、普法宣传等,社区居民对妇联组织的认知度较低,在社区治理中未能有效凸显妇联组织的专有价值,未能体现出妇联组织的不可替代性。组织的认可度指组织被承认、支持和服从,是组织获取资源参与合作的基础。妇联组织只有在社区治理中的不断增强组织自身的“官方认同”和“社会认同”,才能“有为而有位”。

“官方认同”需要通过妇联组织履行政治职能获得党和政府部门的认可,从而获得组织生存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及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妇联组织在社区中必须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始终围绕党政中心设计开展工作,获得“官方认同”越充分,妇联资源和权威越充分,履行职能越有保障。“社会认同”需要妇联组织通过履行社会职能获得其代表群体妇女群众的认可和支持,获得其在社会结构和社区治理结构中的位置。因此,妇联组织必须立足于妇女儿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要注重弱势妇女儿童群体利益,增加针对她们的公益服务项目。推进妇女儿童服务社会化工作体系建设,在社区中使妇女儿童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务实发展。建设有影响力的妇女儿童公共服务产品,打造自身品牌,通过有效的服务和宣传,进一步提升自身威信,凝聚和影响不同阶层妇女群众获得“社会认同”。

(二)放权与赋能:问需与服务于社区女性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形态从紧密型走向松散型,社会结构阶层分化,公民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公共服务呈现短缺状态。社会转型不仅考验着妇联传统职能地位,同时也使妇联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面临变革,妇联组织必须根据新的形势调整自己的社会职能,转变社会职能履行方式。在社区治理中主要体现为满足广大社区妇女的多元化需求,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赢得社区妇女的支持。

一是要构建“支持型”“枢纽型”组织,面向相关领域的其他社会组织放权、赋能,以此激发专业性社会组织活力,吸引、联合、达成合力去共同服务于社区妇女儿童需求,并将服务对象从妇女儿童群体扩大延伸到家庭领域和有关社会组织。二是工作方法要从大众化服务转向专业化、项目化发展,确保妇联工作格局的形成与形势发展相适应。在涉及妇女问题的社会网络中居于节点位置,成为知识理念枢纽、资源枢纽、人才枢纽、社会组织培育枢纽和社会政策枢纽,充分调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妇女儿童提供专业多元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三是积极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妇女儿童和家庭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参与政府部门服务采购项目的设计。注重自主开发,探索建立妇联系统妇女儿童公共服务购买机制,弥补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不足。四是要不断问需与社区妇女,直接面向普通妇女儿童,以社区基层一线为项目实施基础,把公共服务项目推向基层,满足妇女实际需求。

(三)转型与关爱:提高妇联组织的组织力与凝聚力

妇联组织结构自上而下的层级式结构,有助于上级妇联组织发号施令,有助于政策的传达与施行,也能较有效地组织动员妇女群众。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层妇联很难根据实际调整工作思路,下级妇联几乎都是照抄上级模式,缺乏弹性和灵活性,更无法做到因地制宜,这种生搬硬套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变化,从而导致妇女群众需求不能得到满足,难以调动妇联系统工作人员的创造性,也很难激发社会女性群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能是单纯的参与者,却不能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

因此,妇联组织需要转变这种“倒金字塔”的组织结构,要从“倒金字塔”转向扁平化。在社区内与驻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新领域、广场文体团队、女农民工、流动妇女、自由职业妇女等新群体中,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建立社区妇女组织,以扩大妇联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覆盖面,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用、活动公办、成果共享的服务模式,便于工作开展,也能更好的为妇女群众提供服务。在人力资源上招聘专业化高素质的专职人员加入妇联组织,优化人员结构,在有条件的社区配备专职妇联干事,在无法配备的情况下,定期派遣专业人才进入社区开展专业服务。建立妇联组织工作人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把加强职业道德和提高职业能力相结合。

(四)渐进与有序:扩展女性社区民主参与的路径选择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参与和支持社区各项活动的主要为女性,并且多为退休后的居家妇女,年龄相对偏大,社区妇联组织很难吸引到在职或青年女性的参与。妇女参与社区治理随意性较大,缺少跟进的保障措施。妇联组织要强化参与保障机制以推动妇女有效参与社区管理。一是完善妇女参与的规范。妇女社区参与是在自愿的前提下的参与,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以组织的形式参与社区管理。二创新参与的方法与技术。不断优化社区妇女民主参与的程度和质量,通过网络平台、社区论坛等新型的途径给予女性们更多的机会去提出自己的诉求,表达观点,提升妇女的参与热情。三是培育社区妇女民主意识。妇联组织要激发广大妇女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让妇女在民主管理中成为真正的主人翁,从而达到基层民主管理、居民自治的目的。四是培育社区民主环境。社区民主氛围的培养为妇女提供了更多民主实践的机会,加强妇女、妇女组织和家庭的民主意识,从根本上培养民主参与的观念。五是发掘社区妇女潜力。要借助组织优势引导社会各行、各界优秀妇女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形成带动效应。健全针对妇女志愿者的激励机制,采用多种途径进行物质激励和相应的精神激励。

(五)合作与互动:链接资源拓宽妇联组织社会支持网络

调研中我们发现,社区妇联工作模式较单一,不能有效链接社会资源回应社区妇女需求。根据妇联组织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妇联组织可以充分的借助自己的组织优势,在社区中搭建平台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网络节点,链接起各种社会资源服务社区,并在与其他组织的互动与合作中拓宽妇联组织的社会支持网络。一是党政资源整合。党政资源不仅指党政部门可以给予支持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包括他们的工作渠道和网络,妇联组织要积极争取政府的项目资金,为社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二是市场资源链接。妇联获得资源的方式应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相协调,借助联系妇女群体的优势,将企业资源通过各种项目的形式有效地反馈给社区弱势妇女群体,使市场效应和社会效用互相促进。三是社会公益资源链接。各类慈善组织、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公益组织不断崛起,妇联组织应当利用自身组织覆盖广泛、基层基础扎实的优势,积极争取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对接,在社区内有效开展各类活动,达到“双赢”。



主办单位:沈阳市妇女联合会
地  址:沈阳市浑南区全运三路98号 邮 编: 110169
电  话:024-22856271
技术支持单位: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 

辽公网安备 21011202000765号